原题:从一只“鹿”、一场比赛,到拼流量、拼销量
海南文创“玩出”生产力
11月2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文创产品在此亮相,其中,一只来自海南三亚的“鹿”受到了关注。
这是三亚市图书馆的文创IP“鹿小图”,借助这只鹿的形象,三亚市图书馆已陆续推出近百款文创产品,甚至有不少人专程到版博会展厅寻找“鹿小图”的影子。
镜头转回海南,一场关于文创的赛事正在举办——2023年海南自贸港文创大赛暨琼博“南溟子”文创季目前已征集到200多件参赛作品。随着截稿日期临近,后期参赛作品数目还会快速增长。
一只“鹿”、一场比赛,让海南文创产业发展的话题热度再次上升。而在“内卷”的文创市场,海南文创还能怎么玩?
品牌竞争力就是文创生产力
灵动的大眼睛,圆鼓鼓的脑袋,红扑扑的脸蛋,作为三亚市图书馆的“当红明星”,“鹿小图”不仅形象可爱,还拥有旅游纪念品、文具套装、生活用品等近百款文创产品,以及多套微信表情包。
三亚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除了开发“鹿小图”周边产品,更将“鹿小图”IP融入不同阅读场景,打造图书馆服务品牌,以“阅读+文创”模式,推出系列科普栏目等。从一件文创到一个IP,“鹿小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文旅融合发展。
从“鹿小图”身上不难发现,文创产品是需要依托内容的,可以是一座图书馆、一件文物、一种图腾、一个人物……并且具有故事性、背景性、历史性,不仅停留在硬件层面,也需要呈现在“软件”层面。
“所谓的文创,就是能带得走的文化。”海南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房景峰说,当前海南许多像三亚市图书馆一样的文博单位、企业,都纷纷通过文创来提升自身附加值。
如保亭红毛丹有了吉祥物“红丹丹”,海南大叶茶、万宁龙滚凤梨向全球发起包装文创征集,琼剧领域也办起了琼剧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文化属性的形成已逐渐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从文博圈到农业圈、商业圈,文创在跨界也是在升级。海南旅游商品协会秘书长杨明哲说,文创从“1.0版本”,即旅游商品,如冰箱贴、钥匙扣、明信片等升级为“2.0版本”,随着文化融入、包装提升、IP加持,文创也能与人产生共鸣,从而吸引、促进消费。
海南文创开发挖掘空间大
持续不断的“文博热”,文创产品走红早已不算新鲜。
从刷屏多年的故宫文创,到近两年走红的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再到新晋顶流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玩偶等,文创已从小众走向大众。
“而海南的文创产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这几年也涌现了一批文创IP、文创精品,但体量、规模还都比较小。”房景峰说,但在业界看来,这恰恰是海南文创发展的优势。
海南的文化资源丰富,海洋文化、黎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东坡文化……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就是文创设计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从这个角度看,海南文创元素有很大的开发、挖掘、利用空间,对于文创设计师是一种利好。相比其他地区,海南的许多文化资源如未经雕琢的玉石,设计师们可以尽情在此开垦。
在2023年海南自贸港文创大赛启动之时,主办方发布一本厚达108页的参赛指导手册,详尽罗列了海南省博物馆、东坡文化、红色文化、沉香产业等主题的上百种文化元素,为参赛的设计师提供丰富的素材灵感。
“一件文创产品就是一个故事。”在海南省博物馆馆长苏启雅看来,消费者带走的不光是文创产品本身,更是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通过举办比赛,目的也不只是选出文创精品,而是希望让更多人通过文创产品认识海南、了解海南,传递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
要赢比赛更要赢市场
人们在谈论文创产品时,往往把重心放在文化上,忽略了产品的商品属性,导致不少文创产品在创意设计上、文化象征上赢得了口碑,却在市场上无法取得突破。
当前,海南许多文创产品没有专业营销团队,在市场上容易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因此在本次文创大赛启动前期,便邀请专业营销公司作为赛事承办方之一,他们将指导获奖作品在市场运营上有更专业的动作。
比赛还邀请广东省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的专家作为评委,这些有着实战经验的专家能更好地帮助海南把脉文创市场营销。
本次大赛的一个特殊之处,是把临高县皇桐镇富雄村的沉香产业作为比赛的“命题”之一,征集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可行性与推广性的沉香文创产品。“希望通过本次大赛打造出有特色、有品位、有价值的沉香文创产品,让皇桐镇沉香文创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临高副县长黄艳表示。
目前,文创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苏启雅热切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够让省博物馆乃至全省的文创产品设计水平提升一个新档次,出现一批文创设计精品,甚至是冒出网红爆款。(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曹展)